一位前同事最近开始微型商务,带我们去商品群中,正好八经开张了。没几天,我就有点儿扛不住了。-每天她发来大量的商品介绍和图片。-朋友圈早晚固定屏幕,从软件文件、二维码、链接都有。商品群内勤快@所有人,招呼大家下单。在她私信我让我“支持一下”买些商品的时候,我顺口问,你生意咋样啦?她发了个苦笑的表情:“惨淡得很,别人买的还没我自己买的多。我这几天准备再开几个群拓展下。”我问,群内转化得如何?她说,没做过统计,反正一开始都很差,以后应该就好了。
01、我许多朋友在手机微信上做小型生意、做代理或是开实体店。她们中的某些人每日推送20好几条信息。我不但沒有阻拦她们,还饶有兴致地看见她们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发的东西有价值。你估计觉得,朋友圈是我私人所,我想发啥就发啥,我和朋友出去撸个串看个电影难道还要考虑价值?你也太功利了吧?如果是从私人角度,你发的每条朋友圈其实都包含了社交价值。你把喜怒哀乐传达给大家,赞赏和交流讯息,结盟,是最常见的社交方式。
如果你在朋友圈卖货,其实就等于赋予它商业价值。你好歹得说些有用的话吧?许多人发着莫得感情的文案、用差不多的口气、配上画质惨不忍睹的N手转发图片,努力地朋友圈刷屏,还积极地一对一群推消息,效果显而易见,那就是:没。有。效。果。倒是被屏蔽拉黑的效果立竿见影~因为大家觉得你的信息毫无价值,干嘛要花时间点开?
02、什么样的刷屏,令人如沐春风?
我朋友圈有两位微商朋友,Y小姐和R小姐。先说Y小姐。几日前,她卖了一点儿鱼胶,拍了每段她在盆友圈子用鱼胶熬汤的视頻+附加的菜谱,几日后她又发了这份鱼胶的新试着。再过了几天,分享了泡发鱼胶的小技巧,以及买家的反馈,顺势做了一波买赠活动。再看R小姐。她市场销售美容化妆品。很多产品展示了她亲身玩乐,乃至玩笑。不同的商品她都能抓住主打卖点和适合人群。偶尔分享些好看的电影,吐槽遇到的麻烦,去供应商路上拍到的美美的风景。你看,同样是微商,你认真研究下其实不难偷师些门道。Low的卖货姿态,是自我视角——拼命吹嘘东西怎么好,拼命多发介绍,重点统统围绕“我的货真的好棒棒”。潜在顾客就像旁观者,静静地看着你在朋友圈做复印运营商,和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。高级的卖货姿态,是用户视角——知道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,你买的东西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。即使暂时不需要,我觉得你发送的内容很有趣,作为段子也能享受。你所呈现的每个细节,都代表了你的态度、审美、思维,要尽可能地让人认可你。本质上,这是个建立信任的过程。你必须帮助用户解决问题,沟通,让他们知道你和他们很亲近,而且你触手可及。
03、我认识一个代理母婴产品的宝妈,她说,其他的代理商混社群都是整天跑去加人好友,而她是经常有人主动加她。方法倒也简单。首先,她参加微信集团后,没有发出广告,当集团内有母子相关的问题时,她积极回答,有时介绍了一些类似产品的优劣分析、二手替换的途径、儿童辅食的方法等。没多久,群里有问题甚至会@她询问。人家一看,这人懂得挺多的呀,就加了她好友。然后,看到精心编辑的商品内容和她的朋友圈的一些育儿理念,她潜移默化地意识到了她的专业精神,随后的转变自然随之而来。不少人误解了“主动”这两个字,总以为卖不出去东西是因为微信好友不够多,于是挤破头主动出击,疯狂加人。加了微信,对方就是你的好友了吗?就愿意买你的东西吗?当然不是。
随手举个例子。
上周有人加我微信后,二话不说就发来一张扫码海报和文字:“请关注我的小店!关注一下就1秒钟!赠人玫瑰手有余香!谢谢!”我为什么要关注你的店?这店是卖什么的?和我什么关系?……我很好奇看到这个昵称为“XX妈妈-XX代理”的微信朋友圈,里面满是抄袭的文章和图片,不遗余力地寻求关注。在今年的生意中,用户不是买你的东西,而是买你的品牌。
什么叫品牌?
从你的微信名称,你的推广方式,到你推送的每1个语段和图片,它渐渐地汇聚一起。别的不说,我微信里单单叫“XX妈”的人就不下20个,这样的昵称几乎就是路人甲乙丙丁。外加你随心所欲地发垃圾消息、浪费别人时间,大家只好把你屏蔽了。你靠一波波丢二维码招揽来的微信好友,就像在路边吆喝半天,人家转过头看了你一眼一样,没太多意义。因为你没有足够吸引人的点。你的精力,应该放在个人品牌积累上。尽管它见效慢,可带动力比普通无IP的个体要强得多。不信你想想,你看到商城推荐时的购买欲望,是不是远不如在微博看到喜欢的KOL大手一挥,惊呼“买!它!”时要怦然心动?这就是个体的品牌效应,带来的溢价作用。
04、在职场上也是一样,我们做任何事情,最好多考虑对你建立品牌是否有帮助。它将让你未来不管在哪里,都能自带光芒熠熠生辉,而非借着舞台的光亮。你去开专车、送外卖,一个月也能赚上万块,但人家的体验只是觉得那些APP挺好用。网络上有些特别牛逼的出租车司机的案例,客户去机场都要固定预约他的车。实际上,就是以特有的服务把品牌立起来了,有吸引力了,生意就开始主动找上门。差异化认知,加固了你在别人心中与众不同的形象。如果你做的事都是些常规工作,上司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,来来回回就管那么几件事,充其量只是个小透明。你要么刷长板,要么加快自己的成长速度,贴上自己独特醒目的标签卡,让大家认识到你所在的平台不是那个人。希望我们都可以少一些急功近利,多一些深谋远虑。做事先做人。微信里的路人朋友不值钱,朋友圈不值画面,集体罐头广告不值钱,结果,最宝贵的,永远是你这个人!